机械-我国包装垃圾年废弃价值达四千亿元
中秋节刚过没多久,国庆节又要来了。这段时间,很多网友在网上晒起各式各样的豪华礼品包装盒司法强拆判定后失效期是多久。有人感叹,如今的节日真是过得越来越奢侈了。最近几年来,过度包装现象越发普遍,触及茶叶、名酒、保健品、化装品等诸多产品。很多产品的包装用到了纸、木材、塑料、皮革、金属、丝绸、水晶等多种原料,里3层外3层,乃至还出现了纯银、纯金的包装。2011年6月的1篇报道曾表露,目前我国50%以上的商品都存在过度包装问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属于包装垃圾,占到全部固体废弃物的1半,年废弃价值高达4000亿元。而这些包装垃圾中,1半以上都属于过度豪华包装,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过度包装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1。所谓过度包装,是指包装的耗材过量、分量太重、体积过大或本钱太高,远远超出产品包装的基本需要。仔细分析,可谓有百害而无1利。首先,过度包装会制造大量垃圾,污染环境。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统计,以北京为例,每年产生的500多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有150万吨,其中有10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因过度包装酿成的垃圾处理费每年就高达3亿多元。其次,会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专家徐海云算过这样1笔账:以衬衫为例,目前我国1年生产衬衫约12亿件,其中8亿件是盒装,8亿只包装盒需要用纸24万吨,如果以直径10厘米的大树为标准,每7棵树可以制1吨纸,8亿只包装盒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大树。也就是说,仅衬衫1项,消费者1年就穿掉1大片森林。而包装衬衫所用的纸盒,在全部商品包装中只是9牛1毛。面对过度包装产生的巨大资源消耗,我国的包装垃圾回收利用率却1直没有显著提升。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每年数量惊人的包装废弃物中,除纸箱、啤酒瓶、PET瓶(1种塑料材质的瓶子,广泛利用于生活用品、日化包装等领域编者注)等回收情况稍好外,其他产品回收率相当低,全部包装产品的回收率不到20%。第3,食品的过度包装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以月饼为例,1些色采艳丽的月饼包装常常是使用再生塑料加入金粉和银粉制成的。这些再生塑料来源复杂,乃至包括医疗垃圾、农药瓶等,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汞、镉等重金属。由于月饼本身含油量比较高,有毒物质极易被溶出,吃这样的月饼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摄取有毒物质。第4,过度包装有商业敲诈之嫌,会侵害消费者利益。由于过度包装,很多商品都出现了椟贵于珠的现象,消费者花大价钱购得的只是普通乃至劣质商品,商家则能掠夺暴利。对此,中消协曾明确规定,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即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敲诈行动。最要命的是,商品过度包装还会助长腐败行动。1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评论,豪华包装的商品1般都价格不菲,普通老百姓很少消费得起,也不会去消费,大多都作为送礼之用。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越普遍,越有可能滋生腐败。面对过度包装的种种危害,有关部门已开始采取行动。去年4月,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实行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装品》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食品、化装品的销售包装层数需在3层以下,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本钱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教授表示,由于现在的厂商在设计制造产品时,并未在包装盒外明确标注出内含物品大小和包装材质,规定的可实行性仍有问题。而且,该规定只完善了食品和化装品领域的相干标准,对药品、保健品等其他过度包装泛滥的领域,并未触及。想要杜绝过度包装现象,还应完善相干标准和实行细则。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梁启东教授指出,过度包装现象反应了社会节俭消费意识不足和奢侈浪费型消费行动的流行拆迁价格低怎么办。消费者过于寻求产品的高级和体面,才促使商家挖空心思在包装上做文章。只有从限制奢侈型商品的逾额利润入手,增强消费者的节俭意识,才能消除过度包装生存的土壤。对解决过度包装问题,国外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鉴戒。德国很早就制定了《循环经济法》,将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回收包装垃圾的义务写进法律。该法令要求,商品包装要贴上绿色标志,消费者根据此标志将其投入到专业垃圾箱内,再由专业的公司回收。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需要根据商品的产量、销量,和包装垃圾的再生利用难度,向回收公司支付费用。这样1来,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了节省本钱,一定会尽量对商品进行简便包装。同时,包装垃圾由专业公司回收后,仍能进行再生利用,变废为宝。1名民意中国网网友留言强拆诉状被法院驳回怎么办,我们1直讲要实现可延续发展,建设节俭型社会,这需要从上到下扎扎实实地行动起来。如何治理好当下愈演愈烈的过度包装问题,正是我们社会应当尽快迈过去的第1道坎。